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即便登山装备推陈出新,质量与样式也较以往精良,但登山运动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再加上一路紧背在身上的摄影器材,更提高了登山活动的困难度。虽然一路上各种人为与自然的变量仍不少,但提前准备却能增加成功的机会,虽然历经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的辛苦历程,却能为自己带回值得一世收藏的自然美景,这也是许多风景摄影爱好者不辞辛劳也要共襄盛举的原因之一。有哪些是登山前该做的功课呢?请看~

登山摄影组队与行进

山岳摄影除了须具备耐力与体力兼具的健康体魄外,举凡摄影器材与登山配备的选择、路线规划以及多向登山摄影的前辈们请益?等事前准备功课也相当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这个道理。登山活动因路线较复杂或深入,因此不同于一般可随意进行的健行运动,通常会相约一群志同道合(以防发生有人只求攻顶不拍照,有人却想要拍摄沿途美景此般意见分歧的情形)的人,在组队后有计划地拟定计划书、体能训练、统一办理保险与入山(入园)证,必要时会规定团体(个人)装备,以及饮食、住宿等各项事宜。

在登山摄影团队之中有位重要人物,他必须是一位具备经验且熟悉山况的领队或向导,有能力精准掌控时间、随时随地依照队员们的身体状况调整行进与休息的时机,并且引领队员们安全地前往目标地。登山摄影入门或轻装登山者,可以维持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或是60分钟休息10分钟的频率,让身体也能够喘口气;如果是登山老手或着重装登山,建议每走60分钟休息10分钟。但实际状况仍应视体能、路况与拍摄时间做机动调整。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行进的技巧

一开始的登山行进速度建议以平稳为主,脚步的重心应平均地落在脚掌,绝不能起步就快走或大步跳跃,否则可能招致抽筋的下场。未免膝盖关节承受过大压力,若遇上坡路段应先放慢步行速度,并且上半身略为往前倾,以膝盖带动脚向前跨。若坡度越陡,步伐应越小,而海拔越高,则步伐应越慢;遇下坡路段时切忌勿跑步而应将视线往下、腰部放柔软(勿挺直腰杆)缓步下坡。上下坡时若想攀扶草木,建议先轻拉测试其稳固性,因为即便是大树干仍有可能根部腐烂而不堪倚靠,故避免推靠或攀拉枯木。

登山时务必遵照预定路线行进,以免为走快捷方式而落单甚至迷失路途。队员间的距离最好保持数步之距,且队伍不可拖太长,至少要维持在以声音能呼应或彼此在视线范围内的距离。若在山中突遇雷雨,为防遭到雷击,绝对不能手持金属物品、靠近大树或站在突出处。为保持行进间的体力,维持适当休息是绝对必要的!另外也可以藉由一些登山配备或妙方,减轻身体的负担。例如登山手杖有助加强手臂推力,能够降低双脚的受力并保持身体平衡。此外,登山前、行进间不可以饮食过饱,以少量多餐为进食原则。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天候、衣着、宿营

天候:

一般而言,台湾的高山气候温度,是与海平面高度呈反比。更精确地说,自海平面起算每上升1000公尺,气温将会降低6度,若遇上下雨、刮风等状况,「体感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对于登山者而言是一项相当严峻的考验。建议在行前应提前注意一周气象预报,且若行前一周登山地点曾发生豪大雨、地震或台风,应避免行经有落石情形或距离较长的路线,在入山后更应随时注意气候转变情况,以便及时因应。

衣着:
登山者的良好的体力、耐力是登山活动的必备要素外,学习适应突如其来的气候转变,更是登山之行的必经过程。烈日下的举步维艰、风雨间缓步前进、踏着雪逆风而行、在冷冽潮湿的夜晚瑟缩在睡袋中?想要跨越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学习「三明治穿衣法」便能轻松因应诡谲多变的高山气候。

第一层 — 内衣

穿在最里面的排汗衣,可以帮助出汗的身体保持干燥、透气、舒适,但目前市面上的排汗衣价格不一、品牌种类多,建议可依照自身需求选购排汗系数较高的贴身排汗衣。

第二层 — 保暖层

排汗衣外应以添加保暖功能为主的衣服,避免身体出汗后不小心受寒,建议可选择材质为羽毛、Polartec、Windstopper的产品,其保暖效果较佳。

第三层 — 外层衣

最外层衣服的功能为防水、防风,甚至更好的材质还具备透气功能,主要材料为铁弗龙。但须注意,通常防水透气衣物的使用期限约在5年,选购时应记得询问出厂年份与保养清洗重点,以免花了钱、穿到山上后才发现外套已丧失防水功能。

个人的体温调节:

登山运动容易让人流失大量水分,当身体出汗时应稍稍解开衣服的数颗扣子或是打开夹克以达散热目的并预防中暑,且千万不能一感到热就脱衣服,否则容易不小心就受了风寒。清早或天未明的登山行程,应该要慢慢地行进、少喝水、少休息,且不论休息时间长短,只要是低温或在迎风面,都应加件外套、注意身体保暖。当抵达夜宿营地时,应立刻更换干燥舒适的衣物,睡觉时也须注意头部、耳朵与手脚的保暖。

露营地的选择:

露营地的首选为地势平坦且取水便利之处,若实在别无选择,必须夜宿倾斜地则应头睡在地势较高之处。入睡前先观察气候变化,甚至预期会下雨时,可在露营地的外围挖排水沟以预防积水。

不适合驻营夜宿的场地

1.山崖下方,因可能有落石掉下。

2.河岸边,因有洪水发生或有水位上升之虞。

3.山顶,因风强雨骤又少遮蔽物,应避免夜宿该地。

面对野生动物:

一般高山纵走的行程多会碰到山羌、水鹿、山羊等动物,虽然偶尔也有机会看见黑熊,但牠们通常不会主动接近营地,也不太会主动攻击人,假如真的不幸与黑熊正面对峙,记得切勿装死(黑熊其实会吃死尸!)、惊慌失措(可能会激怒牠)、爬树(黑熊也会爬树!),只要整个团队默默离开即可,若真的必须开战,就用野生动物们最怕的火把吓唬牠吧!

低海拔的登山行程比较可能遇到山猪、弥猴等动物。会主动靠近营地的动物往往不具备危险性。许多野生动物都是被登山客遗留的食物或罐头残渣吸引而来,因此想要避免野生动物的拜访,不乱丢垃圾并妥善收拾好食物与随身物品,将是最有效的方式。

登山粮食

公粮:

吃饱睡好是登山客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对食物的喜好不在讨论范围内,毕竟吃得饱,隔天才有气力继续前行。一天内能够解决的登山行程,通常不会动用炊具,只须携带个人喜爱且重量轻盈的食物,如面包、寿司、饭团等。但若需过夜,则炉子、锅子等炊具与食材就属于必备装备了!

登山天数越长,表示所需携带的食物也就越多,当你已背负了颇具重量的行囊与摄影器材还有一堆锅碗瓢盆,轻巧便利、热量高、美味又具营养价值的食物便成为登山粮食的首选。举凡麦片、泡面、稀饭、米饭、饼干、面包等碳水化合物,都是能够提供人体热量与体力补充的主要来源!食物携带的量应经过精确估计,以容易保存、轻巧便利、不会产生厨余垃圾(或记得携带垃圾下山)做为选择食物的前提,吃多少带多少,以免为自己增加多余的负担。

行动粮(私粮):

私粮,顾名思义就是以个人喜好而定。由于登山活动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正餐所能补给的热量大约两、三个钟头就被消耗殆尽了,因此更突显了行动粮的存在必要。由于行动粮的目的在于短时间内补给身体热量,因此以高热量、能够边走边吃的食物为主,如巧克力、肉干、糖果、葡萄干、花生?等。但请注意,热情分享的表现不用出现在此时,只须准备你自己够吃的份量,否则人人互相请吃行动粮,只是多增加彼此的负担罢了。

战备粮:

战备粮,是每一位登山客必知也必遵守的一项原则,即每一次的登山活动,都应该多预备一份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战备粮必须具备耐久放、高热量与可随拿随吃的特点。登山粮食的准备原则为考虑行程需要、重量、调理难易度、营养、热量与口味等。而属于个人喜好的带什么?带多少?则可先询问有经验的前辈与向导,且在每一次的登山活动结束后,检视是否带了过多不必要或没用到的东西,反复地审视与改善,相信能便能提升你未来准备装备的精准度!

饮水:

许多入门登山客都会在过程中喝下大量的水,但其实对水的需求量大,意谓着你的背包重量也会加重,且水喝得多,也将加速体能消耗,遇到自己没水却口渴难耐时,若是不顾一切地豪饮溪水、湖泊、水池、雨水、露水等生水,最后却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或腹泻。

因此欲携带的水量,应于出发前针对沿途水源状况,询问熟悉路况的前辈后再做考虑,且即便找到水源,为免肠胃不适的情形发生,建议可先将生水与自己携带的水以1:1的比例调匀后饮用;山泉水也应煮沸后再喝。行进间的体温较高,容易感到口渴,若在此时瞬间喝下大量低温冷水,可能会让人体电解质随着汗水流失,在止步、喝水、继续行进的循环中,身体将会因流失大量电解质而让你难以继续行程,因此,少量且分次饮水,是行进间饮水的重要技巧,请务必牢记。

驻营之后通常会开始煮饭、烧水与补充隔日个人所需之水分,在水源充沛的情况下,此时可以泡茶、水加盐(补充体内电解质)、加酸梅、柠檬红茶粉、运动饮料粉等添加物,增加饮用风味,并且应喝到正常解小便后再就寝。但若是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便需要由向导指定分配每人隔天须负责背负多少量的公水,假如有背不动的情形,应由向导转分配给其它队友,毕竟山中水源寻找困难,不可随意倒掉或喝掉。
登山装备(每人都应有自己的装备表,本文仅供参考。)
个人装备:背包、水、打火机、排汗衣、登山鞋、御寒衣物、盥洗用具、风雨衣、头灯、御寒帽、遮阳帽、手套、碗筷、防晒油、登山杖、个人药品、小刀、睡袋、睡垫、哨子、个人行动粮、战备粮?等。

团体装备:指北针、地图、GPS、帐篷、营灯、锅具、燃料、瓦斯 / 汽化炉、登山绳、吊带勾环、挡风板、水袋、粮食 / 备粮、急救求生用品、通讯器材及方便的铲子?等。

雪地装备:冰爪、护目镜、护唇膏、防晒油、保温瓶、登山杖二支、睡袋、充气睡垫、雪地帐粮食、露宿袋、背包、雪鞋(双重靴)等。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特殊装备

登山背包:

登山背包的式样大致分为外架式与内架式两种。初学者多以内架式为宜,但外架式价钱便宜,容量大且取物方便,现今仍是纵走者与向导的最爱。登山背包尺寸是以容量(公升)来计算。一般Hiking(郊山,中级山)多采30~40LE即可。Trekking(百岳3~4天)采用55~75 LE即可。Himalaya(纵走6~7天以上)以80 LE以上为宜,可依自己的登山行程规划欲购买的尺寸。

帐篷:

除了欲纵走或是认为自己体能良好者可选购个人二人帐(约1.5~2.6KG)外,一般不建议自己背一个二人帐。而四人帐(约3.5~4KG)是目前最适合于登山时使用的帐篷,可睡三个人。由于重量不轻,建议可由体能状况佳者负责背,且不要让他背公粮,如此他才能提早到驻营处将帐篷架好。登山帐篷主要分为雪地帐、休闲帐、登山帐三种,其中登山不可带休闲帐上山,且雪地一定得用雪地帐,错误使用帐棚可能会使支架因风大而断裂。

睡袋:

睡袋的保暖度是登山客最须注意的选购重点,其填充材质主要有羽毛、人造纤维及棉质三种。保暖度最佳为生活在寒带的水禽如鸭、鹅的羽毛,其次为陆禽如鸡、鸵鸟、鹑?等;保暖力仅次于羽毛的人造纤维,具备抗潮湿及保养简便的优点,因此接受度也相当高,其中人造纤维的中空纤维、超细纤维较常用于高级睡袋;棉质睡袋仅适用于平地或低山露营时使用,虽然价格便宜但保暖性较差,不建议登高山时携带。

市面上贩卖的睡类种类繁多,而总重在1.2KG以下的睡袋其羽绒重量仅在0.6~0.8KG之间,无法在冬天或高山宿营者提供保暖效果。因此购买时应注意该睡袋所标示适用的温度为何,适用于摄氏0度环境的睡袋,可以提供登高山的人良好的保暖效果,但若要到雪地登山则须另备露宿袋。

登山手杖:

正确地使用登山手杖可以减轻双脚原本需要承担约7~10公斤的压力,不仅能减少上下坡对膝盖的负担与伤害,更能帮助登山者增加行进的稳定度。但若路途中会行经矮箭竹林与树丛时,登山手杖便显得相当不便,因此在一开始使用手杖时,便应先将手杖头附的腕带挂在手腕上,就算不使用也不须担心该摆放在哪;但若需要攀爬时,建议可先将手杖固定在背包上,才不会影响行动。

正确使用登山手杖5重点

1.手由下往上穿过腕带后轻松放下,腕带自然托住手腕时,把手掌握成U字型,让手指轻夹握住登山杖。
2.行进时只须配合脚步将身体重量平均地摊在手掌与腕带上,手指仅需能轻松提起并控制登山杖的方向即可,不须过于施力。

3.遇到陡上坡路段,身体随着脚往前倾时,手杖应向下、向后用力堆。

4.下坡时,手杖的着力点变成在脚尖前方,坡度越陡时则着力点要愈靠近脚尖部。

5.当腿部受伤时,登山手杖应放在患部的同一侧,藉由手杖以协助支撑身体重量。

登山鞋:

登山鞋主要有出单纯防水与Gore-Tex防水透气这两种。选购试穿前建议着2双登山袜,且脚后跟应预留一指的空间,增加步行舒适感,鞋带绑妥后可以用脚尖轻踢地板,脚尖不应有踢到鞋尖的感觉,购买后应先试走或试爬小山,让鞋子适应脚型,才不会在登山路途中发现鞋子咬脚而举步维艰。

登山最好能着专业的登山鞋,毕竟当高山路况不佳、背负的装备又相当沉重,一双好鞋不仅能帮助你保护脚踝于足底,还能帮助你健步如飞,但选购时仍应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与登山路途状况,多做功课、多试穿,才能选到一双最适合你的好鞋。

登山袜:

为了避免长途跋涉造成脚磨破皮,建议登山时穿着两双,又或者你的走路姿势正确且穿着的是专为登山设计的厚版、袜底加厚的登山袜,则穿着一双登山袜即可。

不少登山袜标榜了众多高科技功能,如贴身、防臭、抗菌、快干、调温、增进脚底血液循环等,但价格较贵,是否有需要购买则视个人需求而定。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高山摄影器材(建议器材总重应控制在10公斤左右):

相机:数位单眼(DSLR)、底片相机(SLR)、消费相机(DC)

镜头:超广角镜、旅游镜、中长焦镜(微距镜、打鸟镜、遮光罩)

滤镜:CPL、渐层镜、黑卡、减光镜

脚架:稳定性佳且重量轻的碳纤维脚架

储存:记忆卡、相簿硬盘、底片

电池:锂电池、相簿硬盘电池

其它:防水枪型相机包、雨套、塑料袋、暖暖包、清洁组、快门线、头灯、防蚊液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装背包的正确观念

主要仍以个人习惯为主,以免临时要找东西却找不到。通常登山者会将较轻的睡袋、衣服置于背包的底层;最重的物品则应摆放在紧靠背部的位置,并注意左右平衡,其中高重心的装填法适用于健行等轻松平坦的山径或上坡路段;低重心的装填法适用于技术性攀登或崎岖危险的路径及长程下坡。

背包该多重?:包含个人衣物、一天的饮水量、行动粮、睡袋及一些私人物品,一般登百岳重装行程,每个人的基本背包重量约为11~14公斤。登山一天的公粮约在1.2~1.5KG,随着天数增加也会向上累计,当然这并不包括公水,假如不幸在营地附近未发现水源,队员们还得再多背1.5~2KG的公水,外加你自己次一日的私水(通常为1,200CC以上)。

若想纵走,背包的基本重通常会有22KG+公粮重,但建议最好不要超过30KG,否则可能会伤损脚力。不过以上重量数值并未含相机设备,通常入门者的背包重量会因为无法取舍而高于以上参考值,为了减少自己登山时的负荷,不妨请前辈或向导帮你稍作检查吧。
登山拍美景 告诉你该做哪些功课

发表评论

*

*